副教授

施麗雯

我的研究關懷女性生殖健康,探索流動的身體、生殖和科技。目前研究主要關注台灣女性的生殖選擇、以及台灣的孕產照護運作、產檢科技運用。除了在台灣進行田野外,同時亦在北歐丹麥進行田野調查,探索當地的共同照護運作以及女性的生殖選擇。我的研究主要有幾個部分,如下介紹: 

1.台灣孕產照護邏輯與女性的生殖選擇邏輯

1960年代後從美國開啟的兩波女性生育自主運動,強調對自我身體控制和生育選擇權。面對當代生產醫療過度介入問題,新興的生育改革運動延續選擇權訴求,將助產照護視為解決生產醫療化問題並回復自然的身體自主與生育選擇。相關研究指出當代女性生育選擇有限,助產照護作為生產的新選擇,是否可以促進女性生育自主與照護品質,又如何做到?為回答這些問題,本研究分析近年台灣衛生福利部以試辦計畫引進助產師到醫院所提供給女性的新選擇,討論共同照護模式下的女性經驗,藉此探討生育選擇與孕產照護實作。延伸Annemarie Mol的「照護邏輯」和「選擇邏輯」討論,本研究探索台灣的孕產照護邏輯與女性的生殖選擇。特別是針對衛生福利部在2014 年起在六家醫院推動的「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去了解新的助產師照護模式引進醫院後,是否改變原有的以醫師為主的孕產照護運作和女性的選擇。
計畫名稱 計畫時間 贊助單位
台灣孕產照護邏輯與女性的生殖選擇邏輯
計畫編號:MOST 104-2410-H-038-009

 
201509
~ 201608
科技部

參考著作:
施麗雯(2019)〈孕產照護邏輯:台灣女性的新生育選擇與共同修補〉《女學學誌》。(TSSCI)[文章連結]

 


2. 
麥孕產照護模式探索:共同照護模式與女性的生殖選擇

助產師和產科醫生共同照護是目前許多先進國家採用的孕產照護模式。本計畫介紹施行該模式的北歐國家丹麥醫院裡,助產師與產科醫師專業分工的實作,並分析這套模式的優勢和其運作邏輯。

目前相關的孕產照護研究多是以英國、荷蘭、澳洲和紐西蘭為主要;對北歐的丹麥和瑞典等實行共同照護模式的國家,國內還沒有相關的研究;國際英文文獻也多是以助產和女性健康觀點的助產照護文獻居多, 較少討論到醫院的共同照護模式。以社會福利聞名和女性友善(Woman-friendly)的北歐國家,在醫療政策上的設計、性別平等、產科和助產專業分工的平齊,其共同照護模式在醫療介入低於生物醫療為主導國家。以丹麥為例,其醫療和健康照護跟台灣一樣,孕產照顧來自於國家全民健康保險設計,是以公立醫院為主,強調以懷孕女性和其伴侶為中心的孕產照護。女性對孕產照護滿意度高以及生產醫療介入遠低於台灣。例如剖腹率2016年為19%,台灣為35.9% 。台灣日後若想發展完善的共同照護模式,其孕產照護制度非常值得參考。


 
計畫名稱 計畫時間 贊助單位
台灣孕產照護邏輯與女性的生殖選擇邏輯
計畫編號:MOST 104-2410-H-038-009

 
201509
~ 201608
科技部

參考著作:
Shih, Li-Wen (2018) ‘Maternity care practice in Denmark: a model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midwives and obstetricians,’ Taiw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37(3): 280-294. In Chinese 施麗雯(2018) 〈丹麥孕產照護運作:助產師和產科醫師共同照護的模式〉。《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7(3): 280-294) [文章連結]



3.台灣女性的產前篩檢與檢測經驗

本研究建立在以訪談、受訪者的手繪圖分析和參與式觀察為主的經驗研究;以行動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和Donna Haraway 的物質符號研究取徑(material-semiotic approach)分析女性的身體如何作為政策、科技、醫療、社會文化的仲介點,進而追尋不同行動者在異質關係裡的軌跡。本研究有三個主題:一、「健康與人口政策的治理」討論台灣的健康與人口政策的社會脈絡;二、「喜悅與焦慮:科技運作與女性的選擇」討論產檢科技的運作如何影響女性跟胎兒的關係、女性的生殖選擇、以及產檢照護邏輯;三、「全球化下的產檢科技蔓延與在地化科技流動」,從後殖民科技運作的研究取徑,藉由台灣女性經驗的在地化分析產檢科技的流動(fluidity)。本探討台灣女性的產檢經驗-特別是以台灣作為後進國家的在地化經驗研究上,在經驗研究與理論上,將拓展科技與社會、女性主義科技研究、後殖民科技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對話空間。
計畫名稱 計畫時間 贊助單位
「促動的身體與流動的科技:台灣女性的產前篩檢與檢測經驗」英文專書寫作計畫
計畫編號:MOST 105-2410-H-038 -007 -MY2
201608
~ 201807
科技部

參考著作:
  • Shih, Li-Wen and Thomas Harbøll Schrøder, 2022, “Enacting Up: Using Drawing as a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aiwanese Pregnant Women’s Experiences of Prenatal Screening and Testing.” Feminist Theory, 14647001211062733. (SSCI) 
  • Shih, Li-Wen, 2018, “Moral Bearing: The Paradox of Choice, Anxiety and Responsibility in Taiwan.” Pp. 97-122 in Selective reprodu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Ayo Wahlberg and Tine Gammeltoft. Palgrave Macmillan, Cham.  [著作連結]



4.台灣與丹麥新興非侵入性游離胎細胞基因篩檢的轉譯比較研究

    產前基因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對當代社會和女性的生殖選擇帶來許多的影響。然而,產檢基因篩檢與檢測是如何開始應用在台灣和帶來影響?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從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特別是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研究取徑來看,提問方式就會變成是:一個技術從開始發展、應用到影響社會,這中間的轉譯(translation)是如何運作而致所有參與其中的行動者位移(displaced)了? 換而言之,基因篩檢與檢測科技是如何被轉譯?參與在其中的這些被位移了的物質符號行動者(material-semiotic actors)如何轉譯產檢科技並與之共舞?這樣的問題長久以來為STS學者、社會學家和女性主義學者的關懷,也是本研究計畫的核心關懷。

    本研究將以近五年在台灣新興的產檢基因科技—游離胎細胞染色體篩檢(cell-free fetal DNA (cffDNA) screening)為例,透過ANT的研究取徑分析cffDNA篩檢在台灣的轉譯歷程、帶來哪些位移和對女性的影響。藉由追尋這個新興產檢基因篩檢科技的行動軌跡,探索其如何在台灣被轉譯的過程以及影響,幫助我們了解台灣女性所身置的產檢科技網絡。另外,為了解cffDNA技術的流動和跨國制度與文化比較,本研究以丹麥的孕產照護運作作為對照組,探索當地的產檢科技運作以及女性的生殖選擇。
 
計畫名稱 計畫時間 贊助單位
產前基因篩檢與檢測的應許?台灣的新興非侵入性產前遺傳診斷
計畫編號: MOST107-2410-H-038-005-MY2
201808
~ 202007
科技部

參考著作:
施麗雯(2018)〈基因化世代:產前基因篩檢與檢測〉,頁104-126,收入於蔡友月等編《台灣的後基因體時代:新科技的典範轉移與挑戰》,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著作連結]